疫情過后,學生回學校能安心學習嗎?學生心理防護指導
發布時間:2020/3/20 11:04:14

2020年新春寒假,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***,席卷全國,打亂了人們的生活節奏。
這種病毒具有高度傳染性,很容易地在人群中引起了強烈的緊張情緒,不管身處在這場***風暴中的哪個位置,人們都感受到了由***嚴峻性帶來的心理壓力。
在此期間,每個人都可能會出現一些與平常不一樣的正常心理應激反應,如緊張、焦慮、抑郁等情緒。
焦慮和緊張的產生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信息不對稱產生的,適度的獲得正確的信息有助于降低焦慮和緊張。
高等學校、中小學、幼兒園推遲2020年春季學期開學,具體開學時間將視***防控進展情況而定。
在這個特殊的假期里,如何正確地面對***所帶來的心理壓力,如何充分利用休閑時間高質量陪伴孩子,是我們密切關注的問題。

寒假結束后
學生將陸續返校
如何做好返校學生的衛生防疫工作
這有一份預防臨時指南請查收!
在這迎戰病毒的緊要關頭,我們需要兩種防護:
一個是病毒,一個是由病毒引發的不良情緒。
這都需要我們科學應對。

不恐慌,保持情緒的***并不意味著無動于衷、無所作為或是聽天由命,反而撥開情緒的迷霧后,會讓我們面對問題時更加積極,會讓我們的應對措施更有效率,讓我們的思路更加專注而清晰。
面對自然產生的情緒,我們需要合理的應對方法。
面對***我們可能會產生的身心反應
(一)因害怕***可能產生的身心反應
1.認知上:害怕自己或家人朋友被感染;擔心***難以控制;擔心就醫困難、物資短缺等。
2.身體上:頭暈、胸悶、心跳加快、呼吸急促、食欲不振、不舒服等。
3.情緒上:恐慌、害怕、擔心、焦慮、壓抑、情緒波動較大等。
4.行為上:頻繁刷屏查閱***的相關信息,反復過度清洗消毒、測量體溫等,注意力無法集中、坐立不安等。

(二)因久居家中可能產生的身心反應
1.認知上:由于外出***減少、無法走親訪友顯得很無聊;在家待著無事可做,不如睡懶覺、打游戲等。
2.身體上:頭暈、疲乏、無力、食欲不振、不舒服、身體素質減弱等。
3.情緒上:無聊、枯燥、壓抑、***、郁悶、情緒波動較大等。
4.行為上:晝夜顛倒,生活無規律;沉迷于看電視打游戲,生活較懶散;
不是坐著就是躺著,機體***大量減少等。
注***以后學生有可能出現的心理問題,一旦發現,及時進行心理輔導和干預。
| 分享到: |
上一條:疫情期間教師和家長需要給孩子一個引導
下一條:沙盤游戲療法中的意義




